便利店绝不是简单的夫妻店、小卖部
2024-06-24
转门面网
2016 年开始,社区超市和便利店逐渐成为零售行业新宠,这一热度在2017年、2018年持续升温,不但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纷纷加码社区超市和便利店,物美、大润发等商超,以及保利、绿城、彩生活等物业也陆续入局。而与此同时,传统商超大卖场则面临巨大挑战,沃尔玛在中国连年关店乐天玛特自2013年以来的五年内在中国亏损更是高达30亿元。
传统的大商超销售开始迈进"小时代",由"大而全"开始向"小而美""多而精"转变,中国商品市场的"新零售"转型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新零售"模式呢?如今许多在谈"新零售"的人,大部分都在谈论"新",却很少有人去思考"新零售"的本质。其实无论是新与旧,销售的核心本质依旧脱离不了"货、场、人"这三个核心要素。在这方面三井商人就是很好的典范,他们不太会去关注那些表面浮华的新概念或者是看似绚烂的新技术,他们更愿意从根本上去解构商品、服务、商业存在的意义。其实,中国与日本在饮食习惯、生活节奏、城市规划等方面均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便利店的成功运作方式十分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借鉴,特别是7-11、罗森等模式在中国国内已经普遍受到认可。优秀的社区超市和便利店等销售终端绝不是简单的夫妻店、小卖部,其产业链条应该包括市场、研发、采购、生产、支付、金融、仓储、配送、营销和买家等多个方面,而要服务好整条产业链条就需要背后有一个强大的体系支持。以三井财团旗下的7-11便利店为例,它不仅在全球拥有超过6.6万家的便利店销售终端和庞大的自有品牌商品集群,还取得了金融牌照。日本三井物产的经营重点往往呈现"两端业务"特色,一方面是注重对商品资源端的掌控,另一方面就是加强流通、销售传播领域的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便利店就是一个小型的综合商社。套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语,好的便利店销售终端应该打造的就是一个"生态",一个汇聚了生产、商品、物流、信息、生活的全方位"生态平台"。究竟该如何学习日本的"新零售"模式?一时间7-11便利店、无印良品、笃屋书店等日本知名品牌企业成为标杆,前去观摩学习的中国企业家络绎不绝。可是要知道日本企业的成长发展有着它们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点是中国企业无法实现的。因此如何把日本商业文化、模式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是中国企业家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转门面网免责声明:您在转门面网上所看到的新闻内容均由转门面网小编整理或来源于网络,不构成广告也未用于商业宣传,转门面网仅为广大用户无偿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转门面网赞同其观点,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内容及图片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电话:0731-85233825